固专业之本 强学科之源
发布时间: 2019-01-04

固专业之本 强学科之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 谢红星

继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后,各省市区也加快推进自己的“双一流”建设。从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出发,从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和现状来看,地方高校应该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有效统筹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学科是基于人们对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知识体系所作的一种分类和划分。专业则是基于人才培养的概念,应社会分工的需求形成了不同的培养目标,高校以此设定了不同的专业名称,通过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保证来完成。

学科反映着科学研究的分类,学科的建设代表着研究人员在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但专业发展则不完全是这样,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学科建设的水平对专业发展有提升导向作用,专业发展可以促进学科建设的成果得到实践和运用。用一句话来概括,学科指向科学研究(学术),而专业指向人才培养(教学)。

现阶段,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不平衡。地方高校不像“985”“211”高校大部分学科都是比较强的,从国家层面来讲,地方高校大多只被选入了35个一流学科。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些老牌名校,他们绝大部分的学科优势都体现了他们的专业优势;但是对于地方高校来讲,一流学科可能是凤毛麟角,更谈不上很多的专业优势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地方高校如果单纯地举全校之力对个别一流学科进行建设,势必会影响其他专业的发展,进而会忽视甚至牺牲其他专业的建设。

二是容易忽略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高等学校的定位无疑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落实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说明“双一流”建设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任何一所地方高校,专业门类和专业数都不会太少,中等规模的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基本在50个以上,部分合并组建的地方高校可以招生的专业甚至达到100个左右。因此,过分注重一流学科的建设,可能会让这些高校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相关学科的建设中,使得基于人才培养设置的专业发展受到影响,大部分专业甚至会在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等有关保障条件方面受到影响。而且,这种办学导向还会造成办学定位发生方向性的偏差。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外,其还对大学功能的理解,如服务社会功能的拓展、文化传承任务的实现,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在统筹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四个回归”为导向,以一流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始终坚持一切为人才培养服务。

一要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平衡。一流学科建设无疑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通过学科建设来引领高校发展,提高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一所高校有一两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对于提升地方高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无疑是有帮助的。但过度重视一流学科建设而忽视其他基础学科及专业的建设,就会逐渐形成基础不牢的情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逐渐会成为短板,从长远看势必会影响一流学科的发展。

二要注重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一流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学科群、交叉学科的有力支撑。一流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要统筹规划设计,要能够指导和促进相应专业的建设,让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果发挥出应有辐射作用,保障专业发展达到基本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带动相关专业发挥出积极主动性,注重科研成果的运用,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

三要注重形成特色品牌和竞争优势。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追求大而全。一哄而上盲目追求热门学科、新兴学科,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而且可能会降低整体学科水平。要考虑自身资源情况,有效整合学术带头人、学科基础、经费等条件,发扬“板凳宁坐十年冷”的精神,在坚守中形成学科品牌和优势,形成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四要注重培育新的增长点。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专业优势来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学科发展。通过下大气力抓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科研化、学科化,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广大教师找准科研方向、挖掘自身特色,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进而以研引教、以研促教,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

五要注重发挥一流学科引领示范作用。一流学科在地方高校一般有着优势专业作为基础,通过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推广,有效带动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变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成果,把教学工作与学科建设相统一。要把教学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水平;把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龙头,努力提高整体学科建设水平。

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韩筠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关系到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适应。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是否合理。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基本保证。

各地各校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的典型经验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充分认识到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加大调整优化力度,以更好适应区域乃至国家发展需求,取得了一定成效,探索出一些典型经验。

1.重视制度建设,加大统筹协调力度

一些省(市)和高校站在国家战略发展全局的高度,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高校实际,科学、合理制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的专题规划。例如,山东省颁布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吉林省颁发了《高等教育“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管理办法》。北京交通大学出台《本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推进品牌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等。

2.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培养区域紧缺人才

不少省(市)和高校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培养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例如,上海市重点加强金融贸易、物流航运、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人才培养;积极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卓越教育计划,大力提升服务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山西省支持与煤炭、炼焦、冶金、电力等八大支柱产业直接相关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超前布局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煤化等九大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福建省着力形成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近年来服务业、旅游业、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临港重化等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供求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浙江大学专门成立海洋学院,设有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四个涉海专业,积极服务舟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海洋科技发展需要等。

3.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学科专业,增强高校竞争能力

部分省(市)鼓励高校加强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积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例如,河南省三年来共投入18.2亿元,实施“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计划”,其中确定第八批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59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92个,使全省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布点了省级重点学科。江苏省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364个本科、202个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投入专项经费1亿元,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第二轮建设计划。一些高校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本校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例如,东南大学优先支持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土建交通等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发展;大力推动医工结合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管结合的工业工程专业、工医结合的生物工程专业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发展;高度重视对机械、动力、土建等传统优势专业的整合改造和提升,通过调整优化,目前拥有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的建筑土木类、电子信息类、机械动力类、能源交通类等专业和专业群。西安科技大学坚持“地矿特色学科重点发展、相关学科突出地矿特色发展、新兴学科依托地矿特色发展”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以优势特色带动专业建设。

4.完善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设置优化结构

许多省(市)在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约束预警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高校进一步增强自律性,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例如,江苏省从2010年起实行高校培养质量、重点产业人才供应、专业和行业吻合度以及毕业生就业分析统计公告制度,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四川省实行省控专业调整机制,从严控制艺术院校申报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相关专业。湖北省2014年起,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公布限制和禁止申报设置的专业名单;建立联合审核机制,会同综合经济部门共同审核新增本科专业;落实工作联动机制,根据公布的省内生源报考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等“三率”信息,向高校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建立专项评估机制,对布点较多的本科专业开展专项评估。一些高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例如,四川大学将各学科专业的就业率、考研率、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满意率等情况作为每年制定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教研教改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的分配,倾向支持适应社会需求的优势学科专业等。

5.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些省(市)和高校在积极推动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更加重视把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上来。例如,山东省投入4.5亿元,实施名校建设工程,解决省内高校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力求在办学特色、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改革、体制机制和服务社会六个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内蒙古自治区以存量结构调整为主、增量结构调整为辅,力求避免专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强调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同时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建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解决新兴应用学科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注重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增强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以传统优势学科及国家级、省级特色名牌专业为龙头,巩固传统优势专业,带动新增专业发展,构建内在联系更为紧密、整体特色更为突出的专业链群,推进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等。

现阶段本科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区域人才需求结构不清晰,导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安排缺乏根本的依据。各省的产业部门和经济部门未能提出本省清晰的人才需求结构,没有具体的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使得高校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缺乏根本依据。

二是区域和高校优势特色专业集中度不够,布点多而散,集群优势不显著。部分地区对省内高等教育发展导向不明确,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导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类型不清晰,“平原”多(专业布点多)、“高峰”少(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少)。

三是高校办学功利化思想较重,对某些前瞻专业缺乏预判,造成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及贪大求全。一是追求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盲目设置专业;二是跟风设置投入少、容易开办的“热门”专业;三是为争得“有名有钱”的项目,背离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主体优势,开办对自己学校而言是“短项”或“劣势”的专业(如一些传统工科类院校为争取“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而竞相设立新闻学院、开办新闻传播类专业等)。

四是基础学科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缺乏引导和扶持。理学、哲学、历史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弱化与冲击,经费投入不足,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急需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五是工科类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尚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化工与制药类、轻工纺织食品类等专业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与同期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不相适应,可能会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

六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对第二产业支撑不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第三产业(占73.16%),对第二产业(占23.71%)特别是制造业(占12.7%)的支撑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加强面向第二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继续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的建议。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工作重点。为此,笔者建议以建机制为核心,促进教育部门与经济部门、社会发展部门密切结合,推动市场调节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有机结合,构建主动适应、动态调整的有效机制。

1.以地方为主体,建立人才需求的预测和预警机制。促进各省(市)发挥社会用人部门、特别是行业的依托和主体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情况年度报告制度,构建省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和毕业生就业监测反馈系统,以使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类型的选择在源头找到依据。

2.以高校为主体,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调整机制。一是引导高校围绕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制定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规划,以规划为引领,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碎片化”。二是引导高校凝练办学特色,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聚焦重点和优势,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打造并不断增强集群优势,克服专业设置的“功利性”和“多而散”。三是促进高校健全校内专业设置的程序,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校内专家评议组织的作用。四是教育部围绕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适时统筹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完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的区域布局,引导高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建设结构,形成学科专业特色。

3.国家、行业和高校各司其职,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与评价的标准体系。针对不同专业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行标”),学校要依据“国标”“行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校标”)。在学科专业的设置和管理上,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加强监督和检查。

4.国家、地方、高校合力,建立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学科专业调整与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的联动机制,使“入口”与需求和使用相匹配。二是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产业调整、就业岗位变化等情况,健全专业预警机制。三是建立并逐步完善“奖优退劣”的激励机制,提高专业设置的质量,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

5.多方联动,建立学科专业评价的常态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评价常态机制,促进专业建设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一是调动教育主管部门、社会中介组织、用人单位、行业协会、高校等多元评价主体;二是采取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学校自评、行业评定等多种评价方式;三是实施专业建设质量报告发布、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成果推广、学科专业排名、行业协会奖励等多渠道、多角度的专业质量发布与公示。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联系电话:0536―8785100 Email: web@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