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信息参考(2021年第24期)
发布时间: 2021-09-14

2021年第24

          潍坊学院高教研究所                20219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教要闻

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

  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教育部启动十四五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启用海洋教学重心由北京转到青岛

日照市领导深入曲阜师大调研指导深化城市+大学融合发展

山东理工大学与张店区签约深化校城融合赋能未来发展

滨州学院与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共建现代机场产业学院

潍坊医学院康华产业学院揭牌

潍坊市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

本期聚焦

 论高校促进产教融合的难点重点与突破点

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

来源:新华社  202199

99日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8日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你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我感到很高兴。习近平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2017年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首批认定的201个教师团队来自全国200所高校,覆盖各学科门类和东中西各省份。近日,首批教师团队的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教学、科研等工作情况,表达了坚守教育报国理想、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来源:教育部官网  202198

中宣部、教育部8日公布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了高教、职教、中小学、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同时兼顾了地域、民族、性别、年龄等因素。

据介绍,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单位每年遴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去年起,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一步提升优秀教师宣传表彰的力度。

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既有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军拔尖人才,也有在乡村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他们是: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教师李红霞,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五中学教师张万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王丹凤,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教师叶海辉,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周义朋,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教师郭文艳,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教师李龙梅,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李红波,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完全小学校长、教师强巴次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郝跃。

教育部 启动十四五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来源:教育部官网  202198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全面安排和部署“十四五”时期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计划》回答了记者提问。

《计划》的主要内容:

《计划》由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总体要求。对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要求,聚焦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把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三教改革”)、“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教师企业实践等作为重点内容。二是重点任务。在培训内容方面,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内容,聚焦1+X证书制度和企业实践,同时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培训体系方面,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培训机制。在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方面,打造高水平教师培训机构,鼓励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推进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在监督考核评价方面,定期组织开展质量监测、视导调研和跟踪问效,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实施过程及成效的绩效考核。三是保障措施。明确国家、省、市、县、校级培训重点,完善培训体系,落实地方责任。明确经费使用要求,强化地方支出,加强经费保障。要求地方制定“十四五”时期实施规划,每年按要求报送年度实施方案。

《计划》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推出课程实施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1+X证书制度种子教师培训、公共基础课教学能力提升、访学研修等五大举措,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

二是校企双向交流,深化产教融合。一方面选派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到国家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采用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顶岗、参与研发项目、兼职任职等方式,开展产学研训一体化岗位实践;一方面支持职业院校设立一批产业导师特聘岗,采取兼职任教、合作研究、参与项目等方式,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到学校工作。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工作的常态化机制。

三是启动“双名”工程,发挥示范作用。开展名师、名匠团队培育、名校长、书记培育、培训者团队建设,通过示范引领、重点推进、以点带面,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提高《计划》实施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负责《计划》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年度任务部署和绩效评价,优化工作推进相关制度。各省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计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制定本地区年度实施方案,加强监督检查、跟踪问效。

二是明确各级任务。进一步明确国家、省、市(区)、县、校各级主要任务。国家级培训主要面向专业带头人、名师校长(书记)和培训者,省级培训主要面向骨干教师、小众专业专任教师,市(区)县培训主要面向中职院校教师,校本研修主要面向高职院校教师。

三是完善经费保障。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资金渠道对《计划》实施予以支持,各地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确保经费按时拨付。经费投入要进一步突出改革导向。严格界定经费开支范围,规范拨付流程,加强经费使用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是开展督查评估。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采取专家实地调研、现场指导、网络监测评估、学员匿名评估、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各机构项目实施过程及成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经费分配、任务调整的重要参考。

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来源:教育部官网  202197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指导意见》对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有哪些重要改革举措:

《指导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举措,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形成覆盖全面、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的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

一是健全制度体系。《指导意见》明确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设初级、中级、高级,设置正高级实验师,优化职称层级设置,打通实验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二是完善评价标准。为进一步明确评价导向,《指导意见》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放在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评价的首位,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唯项目倾向,着重考察实验技术人才对所在单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安全、技术开发或学科专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支撑作用。实行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相结合,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不低于国家标准。对于少数特别优秀的实验技术人才,可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在严把质量和程序的前提下,优先评价使用,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三是创新评价机制。《指导意见》吸收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实践成果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灵活采用考试、评审、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探索代表性成果评价,注重代表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完善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办法,健全职称评审委员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将职称评审权下放至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发挥用人单位在职称评审中的主体作用。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鼓励实验技术人才潜心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四是加强职称评审监管。《指导意见》要求完善评审专家遴选机制,明确评审专家责任,严肃评审工作纪律,建立完善评审专家的诚信记录、利益冲突回避、履职尽责考核、动态调整等制度,严格规范专家评审行为,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加强对职称评审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强化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突出评审公正性。

五是强化结果应用。《指导意见》要求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紧密结合,将通过评审的实验技术人才聘用到相应岗位,及时兑现工资等相关待遇,实现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有效衔接。加强岗位考核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启用 海洋教学重心由北京转到青岛

来源:半岛网  2021912

9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迎来首届学生开学典礼暨学院新园区启动仪式。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由中国科学院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批成立的京外科教融合学院之一。学院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制化优势,依托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院内11家涉海单位优势资源,通过深度科教融合及国际化发展,探索创新多元培养模式,为我国海洋事业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日照市领导深入曲阜师大调研指导 深化城市+大学融合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官网  202198

97日,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在武深入曲阜师大调研指导,并走访慰问了一线教师代表,向大家致以节日问候和衷心祝福。李在武在座谈中高度评价了曲阜师大的办学实力与优势,充分肯定了曲阜师大对日照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他强调,城市与大学是相生共荣的共同体,日照将真心实意、全力以赴支持曲阜师大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城市+大学”融合发展。希望校地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贯通融合,助推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握指成拳”,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帮助更多大学生留在日照、成就梦想,写好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大文章。

曲阜师大坚持“城市+大学”发展理念,利用日照的区位优势,不断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精准对接日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着力点,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实现更大突破,为日照城市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山东理工大学与张店区签约深化校城融合赋能未来发展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官网  2021912

99日,山东理工大学与张店区“深化校城融合 赋能未来发展”签约仪式举行,携手打造校城融合发展的升级版,推动事业发展共赢。双方代表签订了《共建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园框架协议》和《共建电力储能技术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签约标志着张店与山东理工大学校城融合迈出新步伐,合作更进一步、融合更深一层,开启了新时代校城携手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推动校城融合发展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在张店区和山理工携手前进的历程中,城市倾情服务大学、大学深情回馈地方,双方建立起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张店区将牢固树立“服务山理工就是服务张店发展”的理念,深层次融入大学发展规划与发展进程,坚持优势互用、深度融合,做实做深学科产业对接、人才资源协同开发、创新平台协同建设等措施,竭力服务山理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滨州学院与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共建现代机场产业学院

来源:滨州学院官网  202199

98日,滨州学院现代机场产业学院签约揭牌仪式举行。双方签订了“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合作框架协议”,并为现代机场产业学院揭牌。

现代机场产业学院面向专业为交通运输(机场运行与管理方向)、物流工程、民航安全技术管理,采取“校企互动”的模式,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由滨州学院和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共同制定;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将提供教学、科研和实习场所,园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将担任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授课和指导实习实训。

 

潍坊医学院康华产业学院揭牌

来源:潍坊医学院官网  202191

近日,潍坊医学院与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康华产业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潍坊医学院院长管英俊指出,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较强市场知名度的高新技术企业,“康华产业学院”的成立对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校企合作双方共赢是基础,共同发展是出路,人才培养是根本,深度融合是核心。在合作期间,要加强沟通,双方共同搭建信息交流、人才交流、技术交流的平台,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课程与岗位的对接、科研与生产的对接、实习与就业的对接,聚焦产业发展新需求和技术发展新方向,创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配备、设施设备,探索具有更多时代特征、产业特点的新模式。康华生物与潍坊医学院在临床、检验、基础医疗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契合度非常高,期待双方在更多专业领域的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骨干,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品牌。

潍坊市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

来源:潍坊传媒网  202198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和高校》名单,潍坊市作为全省唯一地市名列其中!

此项试点,是潍坊市承担的第14项国家级教育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任务,既是对全市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系列成果的肯定,也是下步在现代化信息化背景下,继续提升教师队伍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有力机遇和平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取得系列成果,先后承担“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等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2019712日,时任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专程来潍坊调研教师工作。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202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开展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开发《人工智能常识教育课程》,推进全市进行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等取得明显成效。下步,我市将依托试点平台,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突出问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着力实现“四个突破”,即“教师管理与评价改革新突破”“教师教育改革新突破”“教育教学创新新突破”“乡村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发展新突破”,提升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教师队伍治理能力,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全国提供样本经验。

本期聚焦

 

 

 
 



编者按:产教融合是我国社会经济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更是应用类高校实现发展转型和提升办学实力的必由之路。可以说,产教融合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目前我国高校在实现产教融合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在于有效合作机制难以建立,而利益共同体构建则是产教融合机制建设的重点所在,但产教融合真正效益发挥在于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而改革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则是解决产教融合问题的突破点。

论高校促进产教融合的难点 重点与突破点

来源:高等教育评论   202197

走产教融合之路是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根本举措,也是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产教融合不仅针对应用类高校,也面向所有高校,不仅包括各类高校,也包括了城市建设规划和行业发展设计。当然,应用型高校,特别是职业类高校必须率先获得突破,因为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影响其办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就必须充分认识产教融合的实践意义,洞悉产教融合的重点与难点及关键点所在,从而找准突破点,进而在产教融合方面有重大作为。

一、产教融合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根本举措

我国产教合作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目前促进产教融合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国家战略,因而,促进产教融合也是我国高教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那么,产教融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呢?

从根本上说,我国高校实施产教融合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高校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我们知道,我国高校办学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封闭性办学问题,这种状况形成与垂直式管理体制具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封闭性办学集中体现在高校对政府办学资源的依赖上,其结果造成了高校教学与科研都具有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倾向,即大量教师主要停留在书本上做研究、做教学,社会服务活动往往都非常脱离实际,无法使所探究和传授的知识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虽然书本知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其实践价值却不突出。学生在学习之后会出现“高分低能”状况,进入社会之后不得不重新学习。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做学术研究都不是基于现实问题,从而知识缺乏实践检验,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真切价值,这也是目前大学课堂学生抬头率非常低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理论,如果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不是真正有效的理论。如果大学办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就难以接触到产业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真正问题,就难以为产业界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答案,那么高校的社会价值就会降低。而脱离实际的真正后果在于:高校教师的研究内容是空洞的,无法为教学注入生动的新鲜的现实的素材,也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可以设想,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单纯依靠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成效是非常低的,而且前提必须是学生具有主动性去与实际结合,如果学生缺乏这种主动性的话,这种应用实践能力就无从培养。在现实中,许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缺乏主动接触现实的意识,甚至还有意识地躲避现实,非常喜欢沉浸在网络的虚幻世界中。而课程与教学是督促学生走进现实世界的有力媒介,因为学生必须获得足够的课程学分才能毕业。如果在课程内容中缺乏实践实际内容,疏于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仅靠学生自觉显然效果就不理想。同样,如果高校的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缺乏对教师教学内容与科研主题的要求,那么教师的关注点也不会主动联系实际,他们也会沉浸在书本之中,只会进行一些学理性的推演。这样的推演对于学生而言是缺乏吸引力的,因为它是空洞的、枯燥乏味的,这也是目前大量无效课堂生成的根源。由此可知,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联系,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助于提升高校科研的社会价值,从而有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地位。

不难发现,高校创新的根本动力在教师,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活力,则整个学校的创新活力就不足,因为教师才是学校发展的真正主体。而激发教师创新活力的关键是在管理制度,而根源在高校领导者的办学意识,办学格局,办学视野,只有高校领导人主动把办学规划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一环,积极尝试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才能引导高校主动与产业界合作,才能吸引教师们关注实践实际问题,进而成为教学素材和科研主题,并且带动学生一起来思考这些实际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方案,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所以,管理制度创新依赖于高校领导人的观念创新;而教师创新激发则依赖于管理制度创新;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则依赖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创新。这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联动效应。

二、产教融合目的在于构建利益共同体

众所周知,产教融合的“产”,代表的是产业界,是包括各个产业在内的,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或是第三产业乃至第四产业,都属于产业范畴,所以,产业是一个大概念,不是仅代表企业界。因为人才培养不仅仅面向企业界,也包括事业单位和各类公益组织等,虽然企业的数量最多,对人才需求和科技成果也最为迫切。产教融合的“教”,当然是指教育,是指教育行业,不是仅指某类高校或某类人员,不是一个具体称谓。在教育行业中首先是应用类高校,特别是指职业类的高校,因为他们直接面向就业市场需求。其他类型高校,既面向就业市场,也有升学需求。如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任务是多重的,就业需求满足只占其中一部分,甚至都不是主要的部分。而对于应用类高校而言,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专科教育,其主要任务就是面向市场就业。

产业界与教育界融合显然并非合二为一。否则就不存在真正的教育了。不得不说,尽管教育非常重要,但与产业部门相比,仍然是处于弱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经常说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学”的一方经常处于弱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产”的一方掌握物质资源,掌握经济上的主动权,而“学”的一方虽然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往往是非显性的,从而也是无法量化的,往往只能在合作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无法预先充分表现出来,从而在最初的交往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因而高校的优势只能是靠自身积攒下来的声誉,也即通过声望或品牌效应显现出来。但具有这样明显优势的高校往往是极少数,从而绝大多数高校在于企业合作过程中往往不占优势。

这意味着,在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应该以公益为目的即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只有在做出成绩或贡献之后,让企业主动依靠自己,这样自己才具有真正优势。甚至可以说,高校始终都不应以营利为目的,始终都要抱着一个服务的心态,合作目的就是为教师创造科研机会,为学生创造实践实习机会,为学校找到服务对象,从而提高学校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如此,就容易与企业进行合作了。如果高校一开始就以营利的心态进行,而企业投入的资金成本和场地乃至人力成本非常高,高校仅仅投入一定的智力成本,而智力成本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那样的话合作风险主要由企业方承担,如此就使企业处于弱势的地位,自然企业就不乐意合作了。

因此,所谓产教融合,并非要合并两个不同实体,而是为了促进双方实质性合作,实现深度合作的目的,也即需要建立一种利益的共同体。但由于高校与企业的价值导向不同,从而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利益共同,只能是有限的利益共同。即使高校宣称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也只能是一种有限的合作,毕竟高校无法覆盖企业的全部的业务,企业也无法照顾高校的所有学科专业,当然也不可能接纳学校的所有教师与学生。

三、高校产教融合的难点与重点所在

既然产教融合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深度合作,必然是在双方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前提下的合作,而且是一种战略性合作。不然的话,如果只是为了短期效应而进行合作,那么双方都会出现急功近利心态,那样的合作最终就会不欢而散。“相互理解”,指的是在责任分摊时各尽所能,而非机械平均,否则就会出现斤斤计较的情况,那样的合作就可能出现摩擦不断,也不可能长期合作下去。一般而言,当合作双方的实力比较相当,都具有长远眼光,都为对方利益考虑,这样才能达成相互理解。否则,合作就不可能顺利。正因为这样,“合作”首先双方领导人之间的合作,只有领导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不会斤斤计较。当然,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需要进行制度约束,不能只凭领导人的口头意向。所以,合作必须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内,如此才能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机制,避免领导人更替造成了不必要的波折。真正合作,必须是真诚的,是讲究信誉的,是需要主动承担责任的,不能恶意逃避责任。因为一旦开始合作,双方都要进行投入,有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一旦合作不能正常进行,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如果是主观故意造成的,则必须承担责任。如果不是主观故意造成的,则必须取得对方谅解,而且要主动承担自己该担负的责任,这样才能赢得信誉。只有在诚实守信的状态下,合作双方才能开展长期合作。一旦任何一方违背契约精神,都可能造成合作的终止,轻则毁掉信誉,重则诉诸法律,那样就会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

目前校企合作的最大难题在于双方理念不同,合作的起点不同。学校一方往往比较注重社会效益,难以照顾对方经济利益诉求。企业一方往往对学校提出苛求,使学校无法承担,甚至被企业绑架,这样造成高校不堪重负。所以,双方合作的难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当然,合适的合作伙伴指在组织理念上是相互认同的,从而在处事风格上也比较一致,这样就容易长期合作。往往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当下,无论高校还是企业都比较注重宣传,但宣传的信息往往是经过包装的,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相对而言,高校提供的信息比较真实,因为高校所提供的专业信息与科研信息一般都是比较真实的。但高校所提供的专业信息和科研信息都比较简单,而且更新速度不快,特别是针对性不强,比较缺乏用户意识,从而企业很难从中分辨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为高校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设置了障碍。相对而言,企业在寻找合作伙伴过程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因为他们更清楚自己需求什么。

当然,如果高校有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那样就可以主动做一些功课,满足对方发展需求,这样在合作过程中才容易占据主动地位。这也说明,高校首先必须具有服务意识,能够提供被市场所认可的产品,赢得企业的关注,这样的话企业才会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此时也就容易避免被动尴尬局面的出现。可以设想,当高校具有人才方面的优势、科研成果方面的优势,而且不以营利为目的,那么必然会在合作过程中占尽了优势,此时就不愁合作成功。

这也进一步说明,高校促进合作的重点应该是把自己的优势做大做强上,而不是滥铺摊子,或从招生规模上获取效益。这种经营策略是民办高校常用的方式,因为民办高校要生存,必须取得一定效益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这种威胁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普遍都不存在。如果高校办学非常注重市场需求,就可能按照市场需要来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就能够培养出市场需求的人才,就能够逐渐获得专业竞争方面的优势。在这一方面,民办高校非常重视,这也是他们吸引生源的根本策略。但民办高校一般不太重视科研,因为科研的投入比较大,而且风险比较大,所以经常被忽视。但他们如果想成为真正有声誉的大学,没有科研实力是不可想象的。进行真正科研,就必须与企业合作,不与企业合作,就不知道真正的科研面向。只有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研究,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依靠,才能建立真正合作的基础。所以,高校办学实力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非由排名来决定。故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政府应当放弃对他们的排名要求,应当充分交给市场来选择,让他们在市场上锻炼自己,由市场进行排名。

四、促进高校产教融合的突破点

毫无疑问,促进高校走产教融合模式发展道路的突破点仍然是评估机制改革,必须真的把应用型科研作为评价高校实力的主要方面,唯有如此才能端正高校的办学态度,否则高校会仍然按照排名转。我们知道,绝大多数高校不适于从事理论研究或基础科研,如果不从事基础科研或理论研究,就很难发表学术论文,而按照排行榜的逻辑,他们必然要多从事这些研究才行,而这与他们的办学定位不相符。从他们的办学能力和实力出发,从事应用类科研更能够发挥他们的长处。如果一切按照大学排名转,就是一种舍近求远、扬短避长的不明智之举。应用型高校只有通过从事应用型科研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实力。如前所言,从事应用型科研不仅可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企业回馈,而且能够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支撑,因为只有充实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真正才能,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会促进办学声誉的提升,就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合作,如此就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为此,我们必须坚决地克服由大学排名所造成的高校同质化弊端,使高校办学真正朝向适合自己的方向努力,办出真正具有应用型特色的高校。研究型大学也是如此,因为适合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毕竟是少数,而且大学也必须要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根本出路,所以,必须鼓励大批教师从事应用型科研,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避免大家走上恶性竞争的老路。

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道路还很长,他们首先需要端正办学态度,不能一开始就把追求办学升格为目的,也不能一心盯着排行榜转。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尽快地取消大学排名的做法,鼓励大学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方向转变,真正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正本才能清源。高校只有克服功利主义心态,才能真正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一所高校是否成为一流大学,从根本上是看他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而非看大学排名的地位。一句话,一流大学是通过社会贡献获得尊重的,而非依靠排行榜排出来的。

(作者简介:王洪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编辑: 高术军 刘爽    审核:曲振国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联系电话:0536―8785100 Email: web@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