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信息参考(2018年第36期)
发布时间: 2019-01-04





2018年第36

潍坊学院高教研究所                                                     201811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高教要闻

田学军为部直属机关干部作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第四场辅导报告

新一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名单公布

● 教育部:49978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

● 全国8所高校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 山东省高校新增ESI1%学科5个,增量全国第一

● 第三期山东省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成功举办

●“百所高校进淄博”活动暨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举办

● 枣庄学院承办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

高教视点

● 我国大学治理中的若干关系

田学军为部直属机关干部作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第四场辅导报告

来源:教育部20181119

教育部直属机关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训班第四场辅导报告日前举办,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肩负起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使命担当”为主题作报告。田学军指出,这次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和部署,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战略性、人民性、规律性和改革性。田学军从如何认识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变化、如何看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对外开放面临的新任务新形势、如何担负起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使命担当三个方面介绍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认识和体会。他强调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教育对外开放的大方向不动摇,明确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坚定自信、保持定力的总要求,找准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发展、提质增效的突破口,抓好布局调整、人才培养、优先领域、全球治理、质量建设、风险防控,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新一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名单公布

来源: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1120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于119日召开第六届一次委员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六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新一届评估委员会新任委员42名。

主任委员黄宝印作“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构建完善中国特色评估评价体系作出新贡献”的讲话。评估委员会下步要在六个方面发力,一是当好政府决策的“智囊团”,二是成为研究生教育前沿研究的“追梦者”,三是做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器”,四是搭建研究生教育战线的“连心桥”,五是做强会员能力提升的“蓄力池”,六是夯实自身建设的“奠基石”。

评估委员会作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二级机构,建立于1995年,是我国建立较早的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社团机构,秘书处设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委员会现有委员42名,会员单位400余个。

主任委员

黄宝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雪梅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白海力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

严建华

浙江大学副校长

张东晓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美国工程院院士

张淑林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

林梦泉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

胡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徐学敏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章熙春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秘书长郑晓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长

教育部:49978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

来源:教育部20181120

日前,教育部发布公告,全国49978名学生获得20172018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每人奖励8000元。要获得这一最高荣誉称号,则要通过“八道关”。前“五道关”是在高校内部进行的:学生申请、年级(专业)推荐评选、院系推荐、学校审核和校内公示。在第六道“关”: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教育部门分别对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报送的评审材料审查通过后,才能进入第七道“关”: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对近5万名国家奖学金候选人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按照评审标准,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应当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量化标准是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原则上都必须位于班级(专业、年级)前10%。如果这两项成绩排名中的任何一项没有进入前10%,则必须至少在前30%以内,其他方面表现还必须非常突出,比如,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SCIEIISTPSSCI全文收录。按照程序,一份国家奖学金候选人的材料在同一个评审小组内,最少要两位评委把关。然后,各评审小组提交一份内容详尽的小组评审意见书,将本组评审结果进行集体合议,确定初审获奖学生名单。最后一道“关”:初审名单交由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审核签字后,形成终审获奖名单。

全国8所高校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来源:新华社20181120

8所高校近日在兰州大学共同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这8所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首批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学校。据了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启动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与相关院校协同整合资源,建立符合院校各自特点同时适合学科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山东省高校新增ESI1%学科5个,增量全国第一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20181120日 

20181115日,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机构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了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数据显示,我省高校新增5ESI1%学科,分别是曲阜师范大学的数学、山东大学的农业科学、齐鲁工业大学的材料科学、山东师范大学的工程学、鲁东大学的工程学,增量为全国第一。截至目前,我省共有18所高校的60个学科(其中省属院校31个)进入ESI学科前1%,居北京、江苏、上海、广东之后,与湖北并列全国第五位。

山东2016年实施了“双一流”建设,明确将ESI1%学科作为省一流立项建设学科的准入条件之一,极大地激发了各高校学科建设积极性,共新增ESI1%学科15个,其中齐鲁工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滨州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山东中药大学、鲁东大学等7所高校实现ESI1%学科零的突破。增速居广东、江苏、北京之后,列全国第四位。

第三期山东省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20181119

1116日,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第三期山东省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在山东英才学院举办。来自全省高校的9个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现场路演。本次路演活动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报名项目多,共有200多个高校师生项目报名参加。二是高校教师积极参与,9个参加现场路演的项目中,有2个是教师项目。三是建立创业责任导师制度。对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前景看好、愿意给予双创资源对接和指导的投资人,由项目团队聘为创业责任导师,赋予一定的指导帮扶责任和投资优先权利。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孵项目柏年书仁电子商务项目最终入选。

“百所高校进淄博”活动暨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举办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20181122

1121日至22日,山东省教育厅和淄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百所高校进淄博”活动暨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在淄博成功举办。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邓云锋,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树军出席活动。

邓云锋指出,省教育厅和淄博市政府联合举办“百所高校进淄博”活动暨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重要论述的有力举措,是构建厅市合作精准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新机制的有益探索,对于提升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要服从服务统筹推进发展新动能和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改革,强化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实施,在支持支撑发展壮大新动能中,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岗位,让新动能成为吸引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生力军和主战场。全省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精准对接和密切合作,积极了解地方各项优惠政策和产业布局结构,把地方最优惠的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给毕业生,把高校最合适的毕业生推介给地方。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德、智、体、美、劳“五育平台”,促进创新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枣庄学院承办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

来源:枣庄学院20181120

1116日—17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山东省教育厅支持,枣庄学院承办的“2018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山东枣庄召开。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枣庄市代市长石爱作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旨在探讨在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演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全面实施“大平台+”战略,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升级。三年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坚持以集成化、平台化、生态化理念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开展了一系列涵盖先进技术、应用文科、国际合作等不同领域的产教融合项目,服务全国范围内近三百所学校。本次会议标志着产教融合迈向了第二阶段。

会议主要分为四个板块:一是签署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建荣主持签约仪式并表示,中心愿意为各签约项目的发展助力,共同推动各个项目早日开花结果;二是以“探索大平台,开启新征程”为主题的主旨报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将进行主题发言;三是以“深改革,大变化”为主题的高校产教融合创新经验交流环节,采用“高校校领导+一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讲述产教融合项目如何在学校落地生根,给学校发展和师生带来何种变化,并传递关于项目后续如何发展的真实声音和建议;四是以“谋新篇,开新局”为主题的大平台+深化演化新举措发布环节,规建中心产教融合项目合作伙伴齐登场,展示项目如何向“大平台+演化。

  


  

高教视点

  

我国大学治理中的若干关系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188作者:张德祥

对大学来说, 大学治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既要对它不断地进行理论探讨, 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近10多年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快速发展已接近普及化, 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 “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在这种背景下, 包括大学治理在内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治理中存在若干重要的关系, 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对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处理好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 应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国家不仅在相关法律中已经明确这项制度, 而且在一系列的文件中对如何实施这项制度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是大学治理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书记和校长是关键。首先, 书记和校长应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意义和要求认识到位, 应从学理、政策、实践三个方面对“什么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为什么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要义是什么”等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自觉性, 并且把这种自觉性转化为行动。其次, 要明确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职责。明确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职责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前提。明确职责需要有制度性的规定, 个人对职责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制度规定的基础上, 缺乏制度规定会导致个人理解的空间过大。第三, 书记和校长在按规定履行职责的同时, 还要相互支持、相互尊重、胸怀大局。书记和校长要有能力、有思路、有思想, 更要有境界。

二、处理好学术与行政的关系, 应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治理中的作用

学术与行政的关系是大学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计划经济时代,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高度集中和统一管理的体制, 大学不仅缺乏自主权, 其内部也表现为过强的行政导向, 过弱的学术导向, 背离了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 关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研究逐渐兴起。人们认识到, 现代大学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既有其合法性, 也有其局限性;二者既有冲突的一面, 又有可以协调的一面, 二者只有相辅相成、协调互动, 才能保证大学健康运行和发展。

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和完善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教授治学的制度化是保证教授治学的可持续性与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学术委员会是实现这一条件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性质、作用做了明确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再次强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 各个大学普遍设有学术委员会, 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 并注重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似乎教授治学已经制度化, 但是我们不能过分乐观。实际上, 学术委员会作用的发挥与制度设计之间还有很大距离。

学术委员会从目前的“形式制度化”到“实质制度化”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需要高校领导带头宣传教授治学的重要性, 带头完善教授治学的制度设计, 带头执行教授治学的相关规定。

三、处理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 应完善院系的治理结构

大学院系的治理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院系是大学组织的基本单元, 是大学完成知识传播、知识发现、知识应用、知识理解等知识生产活动的基本学术单位。大学院系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底部沉重”。大学的主要学术人员都聚集在院系;大学包括教学和科研在内的所有重要学术活动都在院系开展;大学内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不仅都在院系显现, 最终还要在这里解决。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我国大学的院系规模不断扩大, 有的单位甚至拥有几千名学生和几百名教师, 同时, 随着事业发展和高校权力的下放,院系单位具有的人、财、物方面的权力也在扩大。大学的院系治理不仅显得越来越紧迫, 而且成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院系治理已成为保障大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目前, 关于大学院系治理存在着“四多和四少”现象, 即国家政策文件对大学治理领导体制、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政策规定多, 对大学院系的领导体制、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的政策规定少;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关于大学治理的研究多, 关于院系治理的研究少;大学对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关注多, 对完善院系领导体制关注少;大学对院系组织形态变革的研究多, 对院系治理结构的研究少。总之, 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 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学校层面的治理结构及其运行, 对院 () 层面的治理不够关心。

搞好大学的院系治理, 需要处理好大学和院系的关系。长期以来, 大学行政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大学过分科层化, 大学组织对直线职能制过分强化使院系成为学校的一个“生产车间”, 院系因缺乏相应的权力而成为学校管理部门指挥的对象。我们常说大学是“学者共同体”,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院系层面。院系“底部沉重”和“结构松散”的特点要求大学改变管理权限过分集中在校一级的局面, 向院系放权, 既要使院系感到有权力, 又要使院系感到有责任, 从而激发院系的内生动力。

搞好大学的院系治理, 需要完善院系的治理结构。

(1) 要贯彻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2) 完善院系治理结构, 需要强化教师在院系学术治理中的作用。院() 作为学术单位, 其基本活动是学术活动, 教师应该在院系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教授治学首先体现在院系。(3) 完善院系治理结构, 需要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作用。

四、处理好大学章程与学校制度的关系, 应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大学章程被称为大学的“宪法”, 制定章程和依据章程管理学校是依法治校的要求。大学设立要有章程, 大学管理要依据章程。近年来, 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 大学普遍制定了章程, 这是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一大进步。但是, 我们也看到大学章程的建设与实施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如有的学者指出, 各大学章程趋同以及章程在大学治理过程中被束之高阁。大学章程与大学的制度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耦”。所谓脱耦, 是指大学章程与既有的大学制度体系耦合不够, 存在一定的分离。其主要表现在:第一, 缺失, 即学校章程既缺失根据国家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加以明确的条款, 也没有相应的学校制度规定。如有的学校虽然在章程规定中设立了“大学理事会”、“二级学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等, 但是没有相应的制度与之呼应。第二, 陈旧, 即学校章程对一些事项做了新的表述和规定, 但学校制度如一些关于财务和人事的规定依旧是过时的规定和表述。第三, 冲突, 即学校的制度规定存在严重的部门化倾向, 各个部门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 如关于教师的考核, 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和人事部门的规定常常不一样。

完善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大学制度体系, 既是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章程制定之后大学需要继续做好的工作, 否则, 章程与其他制度一旦脱节, 章程的严肃性和法律地位就会打折扣, 章程的制定就徒有其名。现在的问题是, 相当多的大学并没有在章程制定之后做好章程与学校制度的衔接工作, 没有真正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大学制度体系。

五、处理好办学自主权与治理能力的关系, 应不断提高大学治理的能力

大学办学自主权是大学逻辑的内在要求, 也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 虽然高校提高大学治理能力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但是, 我们也必须看到, 提高大学治理能力的要求与用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和推动大学内涵式发展、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相比还不够。此外, 大学治理能力的提高, 不仅要依靠校一级的领导, 还要求学校管理层的干部以及院系一级的管理者提高治理能力。实践证明, 学校的管理干部和院系的管理者治理能力与大学的治理水平密切相关。大学各个部门的管理者都应该对大学有深刻的理解, 都应该成为各个领域的管理专家。大学应该重视对管理干部的培训, 应该对管理干部提高治理能力有明确的要求。管理干部自身也应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 不断地提高治理能力。

六、处理好治理与管理的关系, 应不断提高大学的治理和管理水平。

尽管治理与管理有不同的内涵, 但是它们也有共同之处, 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管理, 完成组织的工作任务, 实现组织的目标。治理概念的引入, 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大学, 更好地办学治校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 大学治理概念的引入并不能替代管理, 不管是理性认识还是在实践中, 大学治理和管理都是必要的。现实中, 应该避免重视治理而忽视管理, 二者应该相辅相成, 相互协同以提高大学办学治校的水平。

在当前大学管理的实践中, 还有许多突出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如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教师的评价与考核, 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各种计划、专项实施的效果, 大数据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等。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职能,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这种认识在学校管理中并没有落实好, 我们在为学生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条件、环境方面还有许多管理工作要做。教师是大学办学主体, 教师评价与考核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是引导教师的“指挥棒”。大学普遍重视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因为它关系到教师的晋级、收入、声誉等。但是, 现实中如何做到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的劳动及成果始终是大学管理的难题。教师工作的质与量、教学与科研、不同学科教师工作的特点、教师的显性劳动和隐性劳动 (教师有些劳动在评价考核体系中是无法测量的) 等都是教师评价与考核的难点。资源是大学办学的基本条件, 如何配置和管理好大学的资源既关系到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效益, 也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实中, 一些大学缺乏成本和效益的概念, 导致设备重复采购, 使用率低;办学用房越盖越多, 越盖越不够用, 办学用房缺乏分配、退出的标准和机制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等学校获得的各种国家计划投入和专项经费也在不断增加, 如科研经费事业费、大学生创新计划专项、教师教改专项等, 这些经费投入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必需的, 但是经费如何使用, 效益如何, 需要经过评估和相应的管理。信息化和大数据为大学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它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为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 为资金使用、物资采购、设备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在管理实践中, 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浪费, 降低廉政风险等问题。

总之, 没有一流的治理, 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 同样, 没有一流的管理, 也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

七、处理好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应重视发挥文化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

制度建设是大学治理的核心内容, 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首先要做好制度设计和制度实施。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大学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制定大学章程、学术委员会章程、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教代会议事规则、二级学院运行规则等, 从而保证和推动了大学的发展。但是, 制度靠人去设计, 只有实施了, 才有意义。我们发现, 有些学校推进大学制度建设的自觉性较高, 有些学校则不够;有些学校制度建设相对完善, 有些学校则不够;有些学校制度实施的效果较好, 有些学校实施效果较差。究其原因, 我们认为, 文化是影响制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因素, 制度建设与文化关系密切, 文化深深影响着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1) 文化影响大学制度的设计。大学治理是在一定的文化场域中实现的, 大学的制度建设本身就是文化的投射, 大学制度是大学文化制度化的存在形式, 它反映了大学组织成员对大学基本价值的认知和集体意识, 因此, 大学中的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的塑造影响着大学的制度设计。一所大学偏向什么样的治理, 喜欢什么样的治理, 接受什么样的治理,这些都包含着文化的因素。大学文化, 像水、土壤、空气一样, 影响着大学制度的生根、发芽和结果。

(2) 文化影响大学制度的实施。大学治理的制度设计能否有效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如何受大学文化的影响, 因为“大学治理的有形框架只有在理念认可, 基于文化模式相容的情况下, 才能发挥作用”[5]。文化是隐藏于大学治理背后的隐性秩序。任何组织都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 具有特殊的文化认知图式, 它维持和界定着某种治理的秩序, 影响着组织成员对组织变革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组织变革的成效。一所大学内部治理的实践和有效性取决于学校内不同群体、个体的集体意识以及他们对管理规则、法规和实践的解释。影响大学治理的文化因素不仅存在于学校之中, 大学所处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3) 文化本身具有治理的功能。文化有规范、引导、激励等作用。因此, 大学治理不仅要重视制度建设, 还要重视文化建设, 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应同步进行。我们应该建设和弘扬反映时代要求和大学办学规律的大学文化,减少和消除落后的不良文化, 发挥大学文化的治理功能。

八、处理好外在推力与内生动力的关系, 应增强大学提高治理水平的自觉性

推动大学治理有两种力量, 即大学的自身力量和外部的力量。政府主导的大学治理变迁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促进大学运行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看到, 过度强调政策导向不仅会使大学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 还会出现依赖心理和合法性机制作用下的机会主义心理。如果大学改革过度依赖外部力量, 那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会因内生动力不足。

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大, 结构复杂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制定的政策应该保持一定的张力, 关键在于激发大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内生动力。在我国, 只有把国家政策的推动与大学的内生积极性结合起来, 把国家政策的要求与大学的实际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

  

作者简介: 张德祥 (1950-) , , 山东平度人,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编辑:孙创业 高术军 审核:曲振国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联系电话:0536―8785100 Email: web@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