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信息参考(2018年第38期)
发布时间: 2019-01-04




2018年第38

潍坊学院高教研究所                                                      201812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高教要闻

● 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召开

● 教育部高教司:将推三级专业认证 振兴本科

2018年中国罗德学者揭晓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公布

2018年大学生到私企就业与自主创业意向上升

● 济南长清大学城10所高校成立“长青联盟”

● 山东大学确认在章丘区建设济南主校区

● 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落幕

高教观点

● 中国大学教学改革40年回顾与前瞻

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1203

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日前召开,这是新时代教育系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教育法治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要求,也是长期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经验总结。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一是牢牢抓住科学立法这一龙头,全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二是牢牢抓住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这一关键,全面推进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有效实施。三是牢牢抓住教育管理改革这一枢纽,全面增强教育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四是牢牢抓住依法治校这一重点,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治理水平。五是牢牢抓住普法教育这一基础,全面提升广大干部师生法治意识。陈宝生要求,教育战线要高度重视法治工作,加强党对教育法治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部门党组党委、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将法治工作列为工作重要内容,着力从立法、修法、尊法、护法、传法、用法、执法、守法、学法、研法等10个重要方面抓好落实,形成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工作的强大合力,让教育法治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教育部高教司:将推三级专业认证 振兴本科  

来源: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8120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在第九届新华教育论坛表示,今年的教育工作热点之一毫无疑问是重视本科、振兴本科。之所以提出“振兴本科”这一命题,有四个原因:第一,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实质,要解决的就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本科教育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做好教研、科学、社会培训服务;第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势不可挡;第三,去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7%,今年会达到48%,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对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第四,重视本科、强调本科也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下一步将推出三级专业认证体系,即“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对专业进行三级认证对高校也是一个促动。“保合格”不用进校,完全依托数据作出分析,看学校基本条件是否达到;“上水平”也不进校,就是在数据基础上,请相关专家作定性分析,看看高校专业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地方需求,专业建设内容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追卓越”则要进校,要作出完全高水平、国际等效的实质认定。

2018年中国罗德学者揭晓

来源: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81204

2018年罗德奖学金正式揭晓,共产生四名中国罗德学者,分别是毕业于南京大学的陈研,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付紫璇,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彭雅丽和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赵家鑫。

罗德奖学金,也译为罗德兹奖学金或罗氏奖学金,是一个世界级的奖学金,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的美誉,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罗德奖学金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前往牛津大学学习,致力于为世界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的未来领导者。每位罗德奖学金得主每学年大约可得到£30,000英镑或$50,000美元来全额补助在牛津大学学习的各种费用,并且可以得到使用罗德楼的权力。罗德奖学金114年的历史中,已培养出8000多名罗德学者,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精英份子。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公布

来源: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81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具体的申报、受理与资助数据。国家基金委共受理申请面上项目92622项,涉及总金额6320107.96万元。经过评审,基金委共资助面上项目18947项,总金额1115289.00万元,资助率为20.46%项目资助金额超过2000万元的单位中,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位居前十位。此外,国家基金委共受理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6042项,涉及总金额2115944.71万元,经过评审,基金委共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671项,总金额417644.00万元,资助率为20.54%;受理申请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7900项,涉及总金额746468.20万元,经过评审,基金委共资助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937项,资助总金额110333.00万元,资助率为16.41%;受理申请重点项目3364项,涉及总金额1066168.80万元,经过评审,基金委共资助重点项目701项,总金额205442.00万元,资助率为20.84%;受理申请国家杰青项目2974项,涉及总金额1021685.00万元,经过评审,基金委共资助国家杰青项目199项,资助总金额68285.00万元。资助率为6.69%;受理申请国家优青项目5421项,涉及总金额704730.00万元,经过评审,基金委共资助国家优青项目400项,资助总金额52000.00万元,资助率为7.38%

2018年大学生到私企就业与自主创业意向上升

 来源: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20181206日 

近日,“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18年大学生就业去向发生两大变化:一是“外企热”有所降温,2018年意向外企的大学生比例下降5.7%;二是私企就业意向有所回升,占比为23.1%,增加4.7%。同时,今年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意向为4.5%,比去年增加0.5%

在新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及高流动性的背景下,95后年轻一代的工作方式、职业空间、就业生态已经发生巨变,他们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纵向对比近3年的数据发现,“尊重员工”始终是大学生心目中理想雇主具备的首要要素。但今年有所不同的是,践行对员工的承诺首次进入大学生对理想雇主认知的重要要素行列,大学生对福利待遇的重视程度则有所下降。

智联招聘CEO郭盛表示,年轻一代求职者不仅满足于“钱”,更想要“成就”。报告显示,最能激发员工热情的因素是“成就感”,66.1%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选项,而薪酬/股权激励排在第二位。在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查报告》中也发现了同样的趋势,大学生对于好工作的判断标准不再简单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是能够在职场上不断实现自我。

报告还指出,对于看重企业软条件的人才,他们对于收入的预期较低;对于看重企业硬条件的人才,则对收入的预期较高。因此,在人才追求更加多元化的今天,雇主作为人才需求方,尤其需要重视企业软实力的打造,为吸引、培育人才提供条件和土壤,让大学生不仅“进得来”,更应该让他们“留得住”“能创造”。

济南长清大学城10所高校成立“长青联盟”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官网20181207

127日上午,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成立大会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邓云锋充分肯定了长清大学城10所高校多年的发展成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科研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了优质资源聚集、高端人才荟萃、创新智慧迸发、人才资源涌流、文化气息浓厚的高等教育高地。

邓云锋指出,共建共享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正确选择。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共建共享风起云涌,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破解优质资源不均衡问题,需要高校敞开胸怀、抱团发展,实现“1+12”的发展愿景。“长青联盟”正是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共建共享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家争鸣;不是赢者通吃,而是礼尚往来;不是抹杀个性,而是求同存异,鼓励各高校在差异化、分类发展的基础上,共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长青联盟”是由驻长清大学城的10所学校组成,自愿成立、非独立法人、非盈利性的合作发展共同体。联盟坚持“自愿平等、互信互利”的原则,秉持“协同创新、开放高效、共建共享”的理念,以增进互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目的,构建一流高等教育集群。联盟成员高校将进一步推进理念共享,通过先进理念、典型经验推广,破除思想阻隔,追求共同目标;进一步推进教学共享,通过互聘互换、联合培养、学分互认、学位互授,以及图书资料、实验实训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实现联合育人、协同育人;进一步推进科研共享,通过加强学科平台、高端人才、学术成果共享,打造创新共同体。“长青联盟”既是长清实践,也是山东探索,努力建成齐鲁样板,为全国高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山东大学确认在章丘区建设济南主校区

来源:摘编自大众网 20181207

山东大学发布消息,确认将在济南市章丘区建设济南主校区。济南主校区选址位于章丘城区西部,距离现在的中心校区约35公里。新校区占地面积6000亩,除建设覆盖文、理、工、医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外,还将建设大学科技园、齐鲁医院东院区、附属中小学等。搬迁新址将解决济南校区分散发展、学科难以融合等问题。

按照政府全力支持、校地合作共赢原则,省政府将在十三五期间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济南市给予一定财政资金支持并融资代建、移交,山东大学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和置换部分校园土地,分步偿还建设资金。主校区投入使用前,现有校园不受任何影响。除兴隆山校区和软件园校区外,其余四个校园予以保留。

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落幕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官网20181204

121日—2日,“鲁南制药杯”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在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成功举办。本届大赛从今年8月份开始,共有来自全省116所高校的7500多支团队、近3万名学生参赛,参赛项目和参赛学生数量分别是去年的1.9倍和1.8倍。历经校赛、省赛网评等环节,共有600个项目2400多名师生参加省赛现场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大赛共评出一等奖50名、二等奖100名、三等奖190名和高校优秀组织奖10名。

潍坊学院共5项作品入围决赛。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王绍畅等同学的作品《基于四轴螺旋推进的水陆两栖探测机器人》荣获一等奖;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孙兆琳等同学的《基于STM32的便携多机无线打印机》、李飞祥等同学的作品《牡丹抽筋剥皮机》荣获二等奖;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汤岷等同学的《可变换的覆膜破土装置》荣获三等奖。

  


  

高教观点

  

  

  


中国大学教学改革40年回顾与前瞻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11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学教学研究不断繁荣和深化,并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际,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大学教学》编辑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了“大学教学改革40年与新时代展望学术研讨会”。20189 2224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流本科教育”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40年不平凡历程中的积淀与创新

改革开放40 年来,从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到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逻辑体系,从中国特色大学教学宏观体系的建立,到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大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研究紧密联系,以理论推动实践,用实践反哺理论。

本次“大学教学改革40 年与新时代展望学术研讨会”是对40 年来大学教学在改革中求发展、促深化的全面回顾与总结。主题报告中,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从历程、成就、现状三个维度回顾了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历程,从量的教学硬件指标角度,充分肯定了中国大学教学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

高等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对于高等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者基于教学改革实践的升华。通过对理论研究的整理能够清晰的窥见大学教学改革的路径和不同时期的聚焦点。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梳理了40 年来我国大学教学研究发展的重大主题与研究进展,其中包括:19851990 年聚焦“教材建设”,属于教材研究范畴;19852000 年持续关注“必修课”“课程体系”,属于课程研究范畴;19952015 年出现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关键词,可以归为教学研究范畴;20002015 年持续出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关键词,可以归为人才培养研究范畴。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边霞教授介绍了基于《中国大学教学》的文献分析,其研究发现与学生专业能力发展联系紧密的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是近十年来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及走向。

每一所大学内部的变革与创新都是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每一所高校改革关注的重点凝聚成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武汉大学在时任校长刘道玉的领导下,率先实行以教学管理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包括改学年制为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度、转专业制度、插班生制,以上举措与成效在当时国内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黄明东教授在回顾过去的同时,介绍了进入新世纪以后武汉大学在本科教学改革层面的实践创新。

人才培养研究是近期大学研究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这与会上各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相互印证。重庆大学教务处长李正良教授基于对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考,结合重庆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提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多维度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制;汕头大学教务处长蔡映辉教授介绍了汕头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案;南通大学教务处长丁锦宏教授以南通大学张謇学院为例,提出了新工科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案。华中农业大学教务处长江珩教授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在大学教学改革层面的实践探索和成效。南京工程学院教务处长缪国钧介绍了本校对于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湖南文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谌晓芹教授以湖南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为基础,介绍了基于学科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育“专业+ 辅修”人才培养模式、“产学对接、校企协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路径。

另外,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郑文提出了基于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机制设计。山东工商学院校长杨同毅教授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是学生发展的高质量。只有聚焦更稳定的素质与能力培养,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素养以及基本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是高质量教育的核心,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围绕这一核心设计。

教学理论研究升华于教学实践,同时理论研究的宗旨也在于指导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婷婷教授认为,教育研究者应多深入到院校研究和教学研究层面,要做“教学实验”,应致力于与学科专业协同合作,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中国大学教学改革“不惑之困”的反思

中国大学教学在40 年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诸多成就,同时要以客观的态度反思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40 年改革经验和教训。邬大光教授在谈到改革成就的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事实上我们对中国本科教育现状的了解,都是在凭经验的,而不是凭事实的”。因此,他基于《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的客观数据,从专业设置、专业规模、招生规模、专业对口率等多个维度,直面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深刻问题,反思现象并深入其本质。邬大光教授指出,中国大学教学改革尚未突破苏联模式;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期,中国高等教育尚缺乏“精英教育”的积淀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婷婷教授基于2018 年国家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分析认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仍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

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长边霞教授指出了近十年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存在的问题:经验的梳理与总结多,科学规范的研究较少;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多,深度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已有研究虽关注到具体微观层面,但还有待深入。武汉工商学院校长、武汉理工大学张安富教授也认为理论研究对“教”与“学”指导作用甚微。

杨同毅教授介绍了地方高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地方重点扶持政策使少数得到资助的高校获得较大的发展,而多数没有得到资助的高校则与这些高校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巨大的投资并没有改变受益学生群体的数量,公共资源投入不均衡导致了地方高校的公平性问题日益突出。武汉工商学院校长、武汉理工大学张安富教授指出,大学教育教学中存在“教学不重学”“教育不重育”“学习不重习”“知识不重识”“管理不重理”“师生不重生”等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传统课堂教学范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等问题。

北京大学蒋凯教授指出,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走出高校教学与科研失衡的困境:对教学负担和业绩做出明确的要求,加大教学业绩在教师职务晋升中的比重,系列管理,对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进行激励,在学科评估和一流学科遴选中加大教学的权重。南京大学张红霞教授探讨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她认为教学对科研具备文化反哺功能,应当发挥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这是科教融合的根本动力。浙江大学陆国栋教授提出了对学生的教学倒逼教师的科研的“倒逼理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雷洪德副教授基于对文华学院的研究,提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需要组织支持。

立足教学本质,展望新时代中国大学教学改革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理论研究者深入研究,共同谋划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发展的未来。《中国大学教学》编辑部主任杨裕南呼吁,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在新时代要更加关注我国大学教学研究,深入探讨大学教学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赵婷婷教授认为,教学变革的内在逻辑深深蕴含在哲学观、教育观、知识观等变革之中。大学教学改革不仅要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更要顺应这种更深层次的变化,这不是靠个人的有限经验能够把握的,需要以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别敦荣教授认为,未来的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可以尝试从专业化、科学化、国际化等主题方向探索。边霞教授指出,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应更多开展有深度的学理性研究,将丰富经验提升为理论;深化对学生学习过程、体验及效果的实证研究;加强课程建设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开展大学教学改革的质量、效果及评价指标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孔国庆教授认为,若要怀才有遇必须深谙脚下的土地,揽社会核心价值走向于胸中,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成为讲道德有品质的全面的人。

对于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会代表介绍、提出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构想。张安富教授认为,教师应当重构对课堂的理解,提出从目标革命、动力革命、方式革命、行为革命四个维度推进“课堂革命”。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长项聪教授提出,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打造深度学习的大学课堂,是从建设一流大学到培养一流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厦门大学郭建鹏副教授基于课堂教学实践,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大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翻转课堂。在“二课堂”问题的探讨上,陆国栋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同时同地,同时异地,异时异地,随时随地的时空模式”,打造学科竞赛新范式。

清华大学文雯副教授基于知识视角,对大学教学机制进行了分析。她认为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大学教学改革要关注不同知识的形态。常州工学院王瑛教授基于结构、建构与解构理论分析了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路向谱系,认为结构主义适应于理论知识教学,建构主义适应于技术知识教学,解构主义适应于实践知识教学。福州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陈兴明研究员在分析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嬗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建构以知识本位、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三种典型的课程指导思想;应在“量”的基础上着重于“质”的突破,优化大学课程结构,提升大学基础课程设置水平。

“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 工程”“985 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中国地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邓雁希副教授基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一流本科的问题。她认为,一流本科建设必须有一流的管理保障、一流的教学过程、一流的学习环境。厦门大学教务处长计国君教授从“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三个层面构建厦门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设想。他认为,从内涵式发展视角来看,应通过有灵魂的质量提高、有方向的水平提升、有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有坐标的内涵发展,最终形成有引领的标杆大学。张红霞教授提出,应构建开放的“双一流”动态评估调整体系。在分类发展、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本科教育也应当分类发展。对于一流大学而言,应当坚持以科研为中心,以科研带动教学,注重提高“共存度”。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发展主线,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不同类别院校的办学模式不同,应找准各自定位,进行特色发展。湖南省教科院科研处长盛正发教授提出,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首先应该从体制方面转型,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和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动手能力。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找准定位,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西南民族大学陈达云教授认为,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关键是要走内涵发展道路。要主动推进学校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移,使数量扩张服从质量提高,硬件增加服务于软件升级;从局部调整转向功能提升,从建设大楼转向培育大师;以科学发展为要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学校发展推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更高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这就要求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和理论研究都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而努力。

编辑:孙创业 高术军 审核:曲振国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联系电话:0536―8785100 Email: web@wfu.edu.cn